康网 康网

干扰性核糖核酸防丙肝

时间: 2023-07-05  作者: 小康  热度:

本文关键词干扰,核糖核酸,丙肝,是栏目疾病知识为您推荐的文章,文章地址是:http://m.kang.ltd/yixue/jibing/27710.htm,希望您看完后能将地址分享给需要的人.

干扰性核糖核酸防丙肝

美国斯坦福大学最近在《自然》发表研究成果指出,通过植入特定基因孕育的新生代实验鼠,其体内自然产生的干扰性核糖核酸(RNAi),可有效防止细胞受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。

相关研究还发现,类似的干扰性核糖核酸,在动物试验中证实,可有效抑制艾滋病毒、小儿麻痹等病毒感染,这项干扰性核糖核酸可望成为病毒"克星"的重大发现,在美国生医学界引起震撼。

专家解释,干扰性核糖核酸普遍存在人体细胞内,只是细胞内98%的核糖核酸都没有作用,核糖核酸对特定基因序列的病毒有抑制作用,则是一项空前的重大发现。干扰性核糖核酸的长度仅21至25对碱基,且专一性强,只要目标对象所含其中一个小单位"不对",干扰性核糖核酸就不会产生作用,这项"专一的特性",对未来干扰性核糖核酸被用来设计为新药,通过基因治疗送至人体内,对抗病毒的发展相当有利。过去研究基因的功能,包括是否为致病关键基因,多是通过基因去除,再观察下一代实验鼠是否出现病症,动辄需要一、两年。未来运用RNAi,可以通过体外试验,可以在短短一、两周内,研究该RNAi是否可以阻断信息RNA,避免产生致病蛋白质。

最新一期的《自然》研究论文指出,特定的小型干扰核糖核酸在进入人体细胞后,可以有效防止小儿麻痹病毒感染人体细胞。另外一项研究则发现,小型干扰核糖核酸,可以防止人体细胞感染艾滋病毒。

康网提示您:阅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丰富别人偷不走,抢不掉的知识。如果您觉得本文干扰性核糖核酸防丙肝对您或周围的人有帮助,请将本文分享出去,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.

猜你喜欢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