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毒性脑炎如何分型?
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脑实质炎症。根据其流行情况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虫媒性的急性流行性脑炎,主要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、森林脑炎;另一类是不经虫媒传播的原发性病毒性脑炎,又称急性散发性脑炎。本文所论述的范围为急性散发性脑炎。由于可引起急性散发性脑炎的病毒众多不一,故本病发病季节、年龄较为分散。多为散发病例,偶见某些病毒所造成的流行发病。农村的发病率略高于城市。发病男女之比约为1:1.4,青壮年和学龄前、学龄期儿童发病较为多见。
按病变的部位、范围、程度分为三型:
(1)弥漫型:弥漫型脑膜脑炎,可有大片软化灶,脑室变窄或消失。常先有轻度的全身不适,很快出现昏迷、惊厥,可发热,病程1~2周。
(2)脑干型:主要病变分布于脑、桥脑及延脑,由于脑组织水肿使脑干体积增大而质软。常以面神经瘫痪、呛咳、吞咽困难、肢体麻木、无力等为首发症状,还可有动眼神经麻痹、假性球麻痹的表现,脑脊液压力常在正常范围内。
(3)假肿瘤型:在广泛的脑膜脑炎基础上,在脑内形成肿块样的局灶性病变。常有头痛、呕吐、肢体活动差或瘫痪、失语,或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,可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,很快出现颅内高压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