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网 康网

慢性支气管炎的本证研究

时间: 2023-03-14  作者: 苏苏  热度:

慢性支气管炎的本证研究

综合植物神经、生化、内分泌、能量代谢、细胞免疫、消化吸收功能、血浆环核苷酸及实验病理等多指标的检测结果,各证型的病理改变如下:

①肺气虚:慢性支气管炎于肺气虚阶段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易感冒、肺部可有局限性的轻度肺气肿和/ 或肺纤维化变化。呼吸道防卫功能失常表现为纤毛柱状上皮的损伤,纤毛脱落,运动减慢,呼吸道局部特异性的非特异的免疫功能减低,细胞免疫功能轻度低下,微循环轻度障碍,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。实验病理显示呼吸道炎症明显。

②脾阳虚: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脾虚阶段,临床上主要表现痰多,肺部的变化有所发展,异常纹理增多,肺气肿较肺气虚为重,肺功能绝大多数有轻度至中度的减退。循环系统的检查表明心血管有轻度的受累并有微循环的障碍。消化系统胃肠钡餐检查表明有一定的功能和器质性变化,小肠吸收功能明显下降。植物神经功能检查表明单见或兼见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较为普遍。内分泌检查显示肾上腺皮脂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已有低下,但17酮未见明显减低,多巴胺β羟化酶反而显著增高。呼吸道局部免疫痰IgA下降,而痰溶菌酶总量升高,细胞免疫功能降低,自身免疫中抗核抗体阳性率有所增加,细胞能量代谢,红细胞的ATP含量降低,血浆乳酸增高而柠檬酸降低,乳酸/柠檬酸比值升高,血浆cAMP降低,实验病理除显示呼吸道病变外,尚见消化系统器官病变明显。

③肾阳虚: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至肾虚阶段,全身各系统都有明显的病理改变,呼吸道有较重的炎症反应,肺气肿和肺纤维化较为明显,肺功能损害明显,支气管腺体分泌异常亢进,多数病人出现肺动脉高压,部分病例已出现肺心病,微循环障碍较严重,灌流不足。消化系统可见胃张力降低,蠕动减弱,胃潴留量较多,部分病例兼见胃慢性炎症,小肠吸收功能减低,大肠蠕动功能亢进。泌尿系统可见尿液排泄节律异常,膀胱的肌紧张减低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以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为主。内分泌系统可见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,性腺功能低下,甲状腺功能低下,交感肾上腺髓质功能低下。有氧代谢过程减弱,无氧代谢过程增强。血浆中cAMP降低,cGMP升高。病理解剖除肺部病变严重外,尚兼见甲状腺上皮低平,生殖腺萎缩等改变。动物实验见多脏器病变更为严重。

猜你喜欢

推荐阅读